135-0929-6007

公司新闻 分类
东莞出轨调查:遗产继承超过两年怎么解决问题发布日期:2025-03-10 浏览次数:9
遗产继承超过两年怎么解决问题

一、遗产继承超过两年怎么解决问题

1、《民法典》规定,继承开始后,继承人若放弃继承,要在遗产处理前书面表示

,未表示则视为接受。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起六十日内需表示接受或放弃,未表示视为放弃。

2、遗产继承超两年,继承人未明示放弃仍有继承权,但可能涉及诉讼时效。普通诉讼时效三年,从权利人知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。超时效,继承人可能失胜诉权,不过实体权利还在,仍可与其他继承人协商遗产处理。

3、总之,遗产继承超两年得视具体情况,宜及时咨询专业侦探确定最佳方案。

二、遗产继承超两年还能起诉维权吗

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,并非两年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规定,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,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。

即便超过三年,当事人依然可以起诉维权。诉讼时效届满,只是义务人获得了时效抗辩权,即可以主张拒绝履行义务,但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。如果义务人不提出时效抗辩,法院会正常审理案件。若义务人提出时效抗辩,法院审查后确认无中止、中断、延长事由的,会判决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。所以,遗产继承超三年也能起诉,不过可能面临义务人时效抗辩的风险。

三、遗产继承超两年会丧失胜诉权吗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规定,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,而非两年。遗产继承纠纷也适用这一诉讼时效规定。

这意味着,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三年内,应向法院提起诉讼。超过三年起诉的,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,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,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,即丧失胜诉权。

不过,诉讼时效存在中止、中断的情形。比如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,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,诉讼时效中止;而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情形,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,从中断、有关程序终结时起,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。所以遗产继承超三年不一定必然丧失胜诉权。

当探讨遗产继承超过两年怎么解决问题时,还有一些相关要点需要关注。比如,虽然超过两年,但如果存在继承

人一直不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的情况,法律有特殊的诉讼时效规定。而且在这两年之后,若出现新的证据影响遗产分配,又该如何处理也是个关键问题。另外,遗产继承的形式多样,不同形式在超过两年后处理方式也有差异。要是你对遗产继承超过两年后的证据认定、新情况处理等方面存在疑问,别着急,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。